2022年12月9日,第六届中国-国际器官捐献大会(CIODC)暨“一带一路”器官捐献与移植国际合作发展论坛以线上会议的形式顺利召开。大会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指导,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办,西班牙DTI基金会、中东器官移植协会(MESOT)联合主办,国际器官移植协会(TTS)、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国际器官捐献与获取协会(ISODP)、亚洲器官移植协会(AST)、欧洲器官移植协会(ESOT)、非洲器官移植协会(ASOT)、拉丁美洲器官移植协会(STALYC)、欧洲器官捐献与移植协调组织(EDTCO)等支持。
大会主论坛包括开幕式、主旨报告、发布环节及大咖观点,大会同时开设五个平行论坛:“全球器官捐献与移植:聚焦前沿行动,创新引领未来”、“器官获取组织建设与发展专题论坛暨中国医院协会器官获取与分配工作委员会年会”、“器官捐献、获取与移植质量提升专题论坛”、“器官捐献的多方合作策略与模式暨器官保护与移植健康专题论坛”和“第一期移植医学前沿与创新发展论坛”等。
大咖观点讨论,汇集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器官移植协会等国际组织专家与我国器官移植领域院士、专家一道共商“全球器官捐献与移植: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学浩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肝脏移植质控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器官捐献移植研究所所长郑树森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教授,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前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永锋教授,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国医院协会器官获取与分配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叶啟发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薛武军教授,以及世界卫生组织人体器官组织捐献与移植特别委员会主席、梵蒂冈教皇科学院院士、国际器官移植协会前任主席Francis L. Delmonico教授,世界卫生组织器官、组织、细胞移植顾问Efstratios Chatzixiros博士,中东器官移植协会创始主席Mehmet Haberal教授,西班牙DTI基金会主席Martí Manyalich教授,国际器官移植协会候任主席John Fung教授等多位国内外嘉宾出席。
FrancisL.Delmonico教授以“患者照护不足的现实与器官捐献和移植全球行动框架的必要性”为题作为引导发言。他谈到,目前全球移植量只能满足需求的10%,且器官移植服务在不同国家的差异较大。因此,全球需要统一的框架来指导器官移植行动,进一步提高全球器官移植质量,同时对于还无法开展器官移植的国家进行帮助和指导。Delmonico强调,各国要形成更好的联盟去打造这样的合作性框架,助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日程计划及相应目标。他表示,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显示出中国在全球器官捐献和移植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希望进一步加深了解、加强合作。
讨论中,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教授表示,中国一直是全球器官捐献和移植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的器官捐献数量一直在稳步上升,《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修订将于近期完成,这是推进中国器官移植法制化建设非常重要的一步。他讲到,尽管还是有一些组织在不断编造谣言,企图动摇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但我们相信,国际移植界对中国改革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实实在在的努力定能击碎恶意谣言!他明确,未来我们希望进一步加强全球的紧密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器官捐献移植合作发展,也相信世界卫生组织器官捐献与移植特别委员会(WFDT)能够担负起这样的领导角色。”
Mehmet Haberal教授表示,全球基本所有的主要国家及地区都建立了器官捐献和移植的协会,由此可以看出器官移植对于所有国家来说都非常重要,但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如何进一步促进和发展各国、各地区的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期待未来更加密切的合作。
郑树森院士表示,这几年我们国家在增加移植数量的同时,非常关注高质量的发展。目前器官保存时间的缩短、输血量的减少、移植技术的改进等都跟国际接轨。国家在器官分配系统的公正公平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
王学浩院士表示,加强器官移植从业标准、从业资格审查以及专业培训等非常重要,应继续严格死亡判定制度,规范OPO财务制度,提高器官分配的规范化以及器官移植质量的把控。
樊嘉院士表示,中国的器官捐献移植事业在阳光下健康发展,公众器官捐献意愿和理念认知逐年上升。对于全世界都面临的供体短缺问题,可以着重的从加强文化认同和宣传方面开展工作。
董家鸿院士表示,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为现有的器官捐献和分配体系进一步赋能;提升科研转化能力,包括破解移植免疫为核心的系列临床难题、发展再生医学和仿生医学的前沿科技等。
Martí Manyalich教授表示,根据全球死亡人数和器官移植受体需求数量分析,全球死亡人口中的捐赠率如能达到0.5%,即可以满足目前受者所需。因此仍需发挥世界各方力量,大力推进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
刘永锋教授表示,中国器官捐献已走向正轨,每年捐献例数在不断增加,移植技术达到了国际水准,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近年来致力器官治疗评估和器官捐献方面的讨论,发布了很多指南,很有成效。
叶啟发教授表示,近三年来,国家七部委规范了我们器官获取、费用核算等,做到公开透明;规范OPO组织管理框架;推动OPO专业学科建设,特别是器官获取分配、质量控制指标设立等,对我国器官获取规范管理起到推进作用。
John Fung教授表示,非常赞赏中国在器官的捐献和移植方面的努力和进步,在特别是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器官捐献和移植的整体质量都有上升。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面临一些挑战和不和谐的声音。针对这样的声音,我们需要坚定我们的发展道路。在这个方面TTS和WHO这样的国际组织也一定要明晰立场,支持中国的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的发展。
薛武军教授表示,中国器官移植的改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站在政治高度来做好捐献和移植工作,从国家层面上已经完全做到位了。未来将继续探索不同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发展、医疗资源和医疗水平,符合实际情况的器官捐献模式,提倡做好捐献工作的专业化、学科化、体系化建设。
Efstratios Chatzixiros教授表示,中国的器官移植和捐献方面,政府的努力及政府的承诺和参与非常重要。今天的会议有政府的相关官员参加,说明了中国从最高层级的政府以及主管机关层级对器官的捐献和移植有着最高的承诺和最大的发展的决心。WHO支持并期待中国器官移植事业有更进一步提升,听到更多的中国声音。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王海波主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