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接力”进藏

7月27日至28日,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联合党支部举办的“生命接力先锋队”走进“百家医院”“百家社会组织”系列联学联建主题党日活动暨“施予受”器官捐献主题活动,在西藏自治区举行。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教授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与西藏自治区医疗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推进当地包虫病防治工作的同时,宣传器官捐献理念,并组织专家帮扶,提高当地器官移植技术水平。

提高包虫病救治水平

7月28日,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启动“生命接力”公益救助行动——重症肝包虫病医疗公益救助项目,捐赠100万元救助经济困难的重症肝包虫病患者。

“这些年,我国在包虫病防治方面已取得巨大成就,但包虫病仍是一个绝不能忽视的疾病,尤其是在西藏自治区。目前,这里也是国内肝包虫病患者最多的地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院长温浩教授说,“此次公益项目,不仅能帮助患者减轻就医负担,还协助建立长期随访管理机制,以保障患者完全康复。下一步,要在当地加速推广相关技术,提升当地医师诊疗水平。”

“对于晚期包虫病患者来说,肝移植和自体肝移植手术是有效治疗手段,患者术后可恢复正常生活。”武汉大学肝胆疾病硏究院院长叶啟发教授介绍,“所谓自体肝移植,是应用肝移植技术将肝脏离体或半离体,在低温保存及低温持续灌注条件下,完成病灶的切除和余肝的修整,最后将修整好的余肝重新移植回患者体内。患者术后不需要服用抗排异药物,康复效果更好。近年来,自体肝移植手术发展迅速。国内目前开展的数量已经超过国外。希望能进一步推广该技术。”

宣传器官捐献理念

为推动西藏地区器官捐献工作,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机构分别与“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服务平台对接,成为合作单位中的一员。与会党员代表也现场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

“这是我们第一次来到西藏自治区宣传人体器官捐献移植工作。”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赵洪涛介绍,“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是目前西藏唯一具有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希望通过合作共同推动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发展。”

活动现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黄萍代表该院党员发出倡议:各位党员要带头参与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和宣传推广工作,积极争做器官捐献的宣传大使和时代先锋。西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唐春辉也表示,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院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器官捐献与登记工作,积极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传递“生命接力”大爱。

据悉,“生命接力”公益救助行动是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公益慈善救助品牌行动。目前,该行动正在执行的慈善项目共11个,在江西于都、山西永和、湖北武汉等地开展,已完成器官移植救助23例、重症肝包虫病救助44例,救助资金总额为428万元。

来源: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