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有关要求,为促进中国医学前沿学科发展,提升医学学术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共同发起“中国医学前沿论坛”。2022年首届论坛以“不断突破医学前沿 致力健康中国发展”为主题,论坛主席由北京医院季福绥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院士共同担任。论坛云集国内医疗界大腕,邀请多位院士和各相关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重点围绕生物治疗、感染与免疫、环境与健康、医工交叉、临床转化、器官移植与再生医学等医学前沿热点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2022年9月3日,由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联合主办的2022中国医学前沿论坛(CFFMS)在京隆重召开,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论坛当天有149.9万人次线上参会,新华社、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健康报、北京电视台、医师报、搜狐、百度、健康界、好医生网等媒体参与报道,移植播、医TV、微博卫生健康、新浪新闻、百度健康、海上名医等平台同步直播。
图1 中国医学前沿论坛现场
论坛开幕式上,论坛主席、北京医院院长季福绥教授、人民卫生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雪凝;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副司长顾金辉、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常务副主任孙瑞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以及论坛名誉主席、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教授分别致辞。开幕式由论坛执行主席、北京医院副院长张烜教授主持。
图2 论坛开幕式主持人与致辞嘉宾
季福绥院长指出,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勇于探索,对医学前沿领域的探索尤为重要,北京医院始终积极探索并推广老年病危重点相关疾病高水平诊疗技术,并作为主编单位积极支持《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的发展,与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举办中国医学前沿论坛,希望前沿论坛能够创建平台、推动交流、促进发展。王雪凝董事长指出,《中国医学前沿杂志》是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电子期刊,已被收录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人卫社将全力支持并希望通过中国医学前沿论坛的举办,进一步促进杂志办刊及医学前沿学科的发展提升。顾金辉副司长指出,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九大则是把健康中国战略纳入了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的最终宗旨是把人民的生命健康作为最终目标,对于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中国医学前沿论坛的召开恰逢其时,希望广大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力量能够共同努力,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马旭东处长代读郭燕红监察专员的致辞,医疗卫生领域创新发展要以人民健康为核心,推动医学前沿领域研究;要提升前沿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创新和转化;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注重前沿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次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医学前沿论坛汇集了国内知名的院士、专家,围绕当前医学前沿新观点、新技术、新概念、新方法开展讨论,对推动我国前沿医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孙瑞娟副主任在致辞中指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凝练关键科学问题,推动研究范式的变革,破解共性科学问题,强化交叉融合,对我国医学发展意义重大。希望“中国医学前沿论坛”的平台可以为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搭建一个相互学习、增进友谊的平台,广纳真知灼见、广聚学术人才、广开研究思路、拓展科研途径,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提高和带动前沿医学研究做出贡献。王辰院校长在视频致辞中指出,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在国家发展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中国医学前沿论坛”这一多学科交会交融论坛的举办,必将成为我国医学创新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促进我国卫生健康事业不断繁荣发展。黄洁夫主任委员在致辞中指出,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之中,探讨如何推动我国生命医学科技相关前沿学科的发展,是此次论坛的重要任务。关注医学前沿,不仅要关注科学研究,也要关注创新转化。希望各领域、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和支持中国医学前沿论坛,通过资源共享共赢,力争实现我国前沿医学科学体系的突破发展。
开幕致辞环节后,黄洁夫、季福绥、刘德培、王雪凝、程京、顾金辉、宁光、孙瑞娟、邬堂春、张烜、姚德明、马旭东、赵洪涛等嘉宾共同启动“中国医学前沿论坛”,标志我国一个全新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医学学术交流平台正式开启。启动仪式由论坛执行主席、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赵洪涛主持。
图3 中国医学前沿论坛正式启动
论坛上还进行了《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第五届编委会发布环节。本届编委会设立名誉主编1名、顾问20名,主编2名,副主编25名,编委211名,通讯编委27名,总人数达286人。
图4-图5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第五届编委会发布
主旨报告环节,程京院士、刘德培院士、邬堂春院士、宁光院士和窦科峰院士在主论坛环节,分别做题为《技术创新、中西并重》《衰老四层及其相互作用》《疾病的病因研究与防控对策》《人工智能赋能糖尿病管理》《异种器官移植基础与临床》的主旨报告。程京院士详细介绍了国际生物芯片前沿研究,并结合国情,以自己团队最新开发的国内急需的病原微生物核酸检测芯片技术体系以及自己领导研制的人工智能辅助的中医目诊仪为例,向大家介绍了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刘德培院士的报告精彩阐述了衰老的四个层级如何构成级联反应,四个层级中生命信息的传递与表象呈现是不同疾病发生发展的共性,衰老分层将帮助人们从分析因果关系的角度更好地理解衰老。邬堂春院士从国家需求出发,强调了公共卫生学科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宁光院士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项目,提出其能为代谢性疾病提供创新性的更优解决方案。窦科峰院士报告提出,应继续加强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技术攻关,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以解决人类重大健康需求。主旨报告环节由北京医院副院长姚德明主持。
图6 论坛主旨报告环节主持人与论坛院士讲者
9月3日下午,“前沿交叉与生物治疗”“心血管与内分泌前沿进展”“医学前沿创新与转化”“器官移植和再生医学”4个分论坛同时举行,各分论坛邀请多位国内医疗领域知名专家学者重点围绕生物治疗、感染与免疫、医工交叉、临床转化、器官移植与再生医学等医学前沿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尤其是韩雅玲院士作了《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调脂二级预防》报告,介绍了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相关专家于2020年制定、发表了《超高危ASCVD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阐述了超高危ASCVD的定义、降脂治疗的首要干预靶点以及降脂治疗新策略。
论坛同期进行了《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第五届编委会换届会议。人民卫生出版社朱双龙副总编辑和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党委书记奚桓教授致欢迎辞。编委会以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副院长张烜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院士为主编,包括286位来自全国医学及相关领域知名专家,这次换届为期刊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图7《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第五届编委换届会线下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