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暨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系统性多学科协作(SMDC)济南专题培训班(总第十期)顺利举办

2月29日-3月1日,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暨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系统性多学科协作(SMDC)济南专题培训班在山东济南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指导,由山东省卫生健康委支持,由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主办,济南市卫生健康委、滨州市卫生健康委、泰安市卫生健康委协办,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承办。

全体合影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应急司医疗监督处处长高新强、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赵洪涛、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叶啟发、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谭成森、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副校长王宇轩、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田辉、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杜伟、泰安市卫生健康委医政科科长吕凌岳、滨州市卫生健康委医政科科长李俊哲等出席活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王海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首席专家、OPO科首席专家李建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首席专家霍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OPO主任蒋继贫、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OPO主任刘德华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培训班授课。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OPO服务区域内各公立医疗机构负责同志、医务人员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开幕式期间,高新强、赵洪涛、谭成森、王宇轩、田辉为活动致辞。

田辉院长在致辞中指出,作为全国范围内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肝、肾、心、肺、胰腺和小肠6种器官移植执业资质的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直将器官移植作为医院重点打造的特色技术品牌,持续提升技术水平、造福广大患者。医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着力发展青年志愿者,围绕器官捐献理念宣传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并进一步探索科学规范深化合作,在全区域内形成系统性多学科协作的良好局面,以合作、合力促进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的高质量、深层次发展,为健康中国、健康山东建设做出贡献。

田辉致辞

王宇轩副校长在致辞中讲道,2024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年,也是开创医院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的关键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是由泰山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整合组建而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其中第一附属医院、省立医院、聊城市人民医院均具有多项实体器官移植资质,常规开展公民逝世后捐献器官获取与移植、亲属活体捐献器官获取与移植,在心、肺、肝、肾、胰腺移植和联合器官移植中均取得突出成绩,第一附属医院更是山东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主委单位和山东省人体捐献器官获取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引领山东省器官捐献和器官移植事业发展。器官移植学科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重点发展学科,而器官捐献是器官移植事业的基础,此次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暨多学科协作培训班将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器官捐献和器官移植事业带来巨大提升。

王宇轩致辞

谭成森处长介绍了山东省2023年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情况,讲到山东省高度重视相关工作的规范化发展,依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了山东省人体捐献器官获取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确保全省器官捐献与移植依法依规,量质双升。此次施予受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暨系统性多学科协作济南专题培训班为省内工作开展带来了新知识、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未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将以更加扎实的步伐推进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以更加出色的姿态在人体器官移植领域贡献力量。

谭成森致辞

赵洪涛理事长在讲话中表示,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作为“政府施策的抓手,行业发展的推手,理念推广的旗手”,在不断推动器官捐献理念传播和移植临床技术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体器官捐献系统性多学科协作(SMDC)就是通过国家、省、市卫生健康委的领导和机制的建设,把各级医疗机构动员起来,形成区域性合作网络,广泛调动神经内外科、ICU、急诊内外科等科室的力量,通过器官获取组织的协调工作,进一步推进器官捐献工作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赵洪涛致辞

高新强表示,2023年,《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正式颁布,器官捐献数量达到历史新高,其中山东省积极推动工作发展,器官捐献量达到全国第二,增长率成为全国第一,取得显著成绩。希望各与会单位以此次培训活动为契机,深入学习、广泛交流、充分参与、推动器官捐献相关系统性多学科协作机制的建立,将器官捐献与移植这项人间大爱的事业开展好、发展好,为省内人民的健康福祉做出贡献。

高新强致辞

活动期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施予受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成为第71支施予受志愿服务队伍,为器官捐献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注入活力。

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成立仪式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示范基地”,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滨州市人民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16家医院作为“合作基地”,博兴县人民医院、山东颐养集团新汶中心医院、宁阳县第二人民医院等41家医疗机构作为协作伙伴加入“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系统性多学科协作网(SMDC)”。

加入“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系统性多学科协作网”仪式和培训专家聘书颁发仪式

活动开幕式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王建宁主持。

王建宁主持

之后,举办了“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系统性多学科(SMDC)济南专题培训班”。

培训班第一部分以“人体器官捐献系统性多学科协作——政策理论,核心环节”为主题,高新强处长介绍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发展情况;叶啟发教授介绍了中国OPO建设现状与高质量发展;霍枫教授围绕人体器官捐献系统性多学科协作机制建设与发展,讲述了新阶段器官捐献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思考和建议;王海峰教授系统介绍了脑死亡判定的意义与实践;李建国教授介绍了脑死亡器官捐献者的ICU管理。聊城市人民医院肝移植科主任李铸和临沂市人民医院肾移植科主任王广健担任主持人。

培训班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人体器官捐献系统性多学科协作的创新实践和规范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OPO主任蒋继贫介绍了潜在器官捐献者的识别;厦门大学附属翔医院OPO主任刘德华介绍了器官捐献家属沟通技巧;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外联部主任赵婕讲述了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在推动器官捐献与移植行业发展方面开展的各类工作;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OPO办公室主任李现铎介绍了医院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情况。本节内容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OPO办公室主任李现铎、副主任彭超共同主持。

授课环节(从左至右:高新强、叶啟发、霍枫、王海峰、李建国、蒋继贫、刘德华、赵婕、李现铎)

授课环节主持人(从左至右:李铸、王广健、李现铎、彭超)

培训期间特别设置了圆桌讨论,包头市中心医院院长梁鲁、滨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于洪建、滨州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孔令贵、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务部主任李新花等围绕“医院管理促进器官捐献和移植学科建设”主题进行了系统讨论。

圆桌讨论

与会专家纷纷表示,系统性的多部门、多学科协作,对于推动器官捐献工作的持续、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新出台的《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中明确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公安、民政、财政、市场监督管理、医疗保障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有关的工作;医疗机构发现符合捐献条件且有捐献意愿的潜在遗体器官捐献人的,应当向负责提供其所在区域遗体器官获取服务的医疗机构报告。在此背景下,推进“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系统性多学科协作”项目,为卫生健康体系支持器官捐献工作发展提供思路、方法,恰逢其势、正当其时。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也将持续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推进各项工作深入、有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