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三月论坛开播一月记

您对医学感兴趣?

您对新冠病毒肺炎的种种表现感兴趣?

您对器官移植手术感兴趣?您对器官移植手术大咖感兴趣?

您对新冠肺炎下的器官移植手术和伦理更感兴趣了吧,或者您想直接和专家交流?

足不出户在家里听专业顶尖人物讲座,还可举手提问,这些看似很难实现的事情,在一个平台里解决了。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作为器官捐献与移植领域内具有专业前瞻性和行业使命感的社会组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联合清华大学出版社,创建了品牌线上沙龙“移植大咖云播间”,三月“云播间”在武田中国的支持下携手丁香播咖,搭起直播互动平台“移咖云播庚子三月论坛”,论坛邀请国内重量级的业内大家,部长,院士、各级院长主任教授来平台主讲,与业内专家对话,为学界以及广大移友们,奉献了一场专业饕餮盛宴,精彩纷呈。十期的论坛中 每期都有一位重量级专家主讲,另有知名专家参与对话交流,真正做到了期期精彩。

期期精彩: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教授作为首期主讲人,为“云播间”的开播奠定了高起点,黄部长是业内先驱,著作等身。他从行业前瞻性,医务工作者的使命等角度,分析了现阶段的工作任务、并指出了当前疫情下,器官捐献与移植行业的发展方向与将要面对的问题。

石炳毅教秉承一贯的严谨认真,从彩排到直播,全程亲力亲为,用科学态度解读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的指导原则》对疫情期间器官捐献的风险和防控措施,以及治疗随访需要注意的事项,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浙江是这次疫情除掉湖北的重灾区, 郑树森院士与叶啟发院长根据新冠疫情病人的肺部临床感染症状,分享了对症治疗思路及器官移植选择的时机。

薛武军院长与周江桥主任一起给大家介绍从OPO防控、分区分级、捐献与移植几个方向详细分析了特殊情况下的工作策略。

面对特殊时期的器官捐献与移植,陈忠华教授旁征博引,解读传染病期的器官捐献与移植历史及现状,对手术医生的保护提出高选择、高防护,严管控的原则。这期直播邀请了李立院长,陈静瑜教授、翟晓梅教授、何建行教授、刘磊教授、姜格宁教授、韩威力教授一起参与对话。面对乙类传染病下的器官移植,每位专家都发表了不同的见解。

伦理学一直存在于器官捐献与移植讨论中,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面临更多实践中的限制与探索。翟晓梅教授与陈忠华教授在直播中的探讨,引领大家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

霍枫教授从国际现有的几次传染病期器官移植,与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结合,探讨分析了疫情期间防控工作的重点,与臧运金教授团队里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细致和专业的讨论。

这次疫情广州也是防控重点,何建行院长与姜格宁教授从全球角度分析新冠研究临床特征,为大家讲解了如何基于AI算法判断新冠重症预测,助力CT诊断。数字技术带来的诊断革命是不是已经开始了。

2月29日,陈静瑜教授团队在无锡成功进行全球首例新冠肺炎双肺移植手术,患者术后状态平稳。业内专家认为,这例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例肺移植救治手段对降低死亡率有较大意义。国内外专家对这次手术都有自己的见解,第九期邀请陈静瑜教授分享《COVID-19肺纤维化急诊肺移植的初步经验》。同时还邀请国内多名肺移植学科、重症医学科专家、免疫专家同步在线讨论,从多个角度解析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抢救过程、手术难点及术后管控等热门话题。这也是收听人数最多的一次,仅在丁香播咖,观看人次就达到2000+。

直播中

中国数字化建设在这次抗疫战争中大放异彩,我们有幸在这加速发展的时代跟进学习并使用新技术和手段。“移植大咖云播间”开播的这段时间,面对云会场,教授们也是小学生,他们耐心平和,不厌其烦。经过反复测试, 很快用的又快又好。每次直播前,精心准备直播内容,早早进入会议室,认真程度可见一斑。

写在后面:

说回我们工作人员,虽然大家都开过视频会议,但为500人提供云讲座还是第一次。不是录播,是像新闻联播一样的现场直播。天南海北的参会人员、环环相扣的会议流程、如何紧凑自然的衔接,这些在开播前都是不可控的变项。一次测试下来,出现好多想不到的意外,大家心里都捏着把汗,一次次测试后,为完善优化流程,将操作步骤标准化,经过总结我们将“云播间”各个岗位操作流程落实成文字,由此使我们后面的操作越来越从容。经过多次优化及测试,也终于把衔接流程降到了最少 。。

正式开播前几天,宣传部和办公室全天蹲在云会议室里,在居家办公的状态里,让我们重新找回了工作中抬眼看到同事的熟悉感觉。

群内也热烈

直到第一期直播顺利结束,看到群里的各专家及移友的评论,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看到听众们的反馈,让我们备受鼓舞。紧接着又投入到第二期的筹备中……在领导的帮助下专家邀请及海报制作每期进行的有条不紊,但直播过程中可以优化的地方很多,彩排-讨论-修改,直到第十期结束,我们依然在优化……

线上会议这种技术所以已经在网络发达的时代诞生很久了,但确意外的在此次疫情中被施了“催熟剂”,除了我们,参与会议的所有人都紧张,不会用软件啦,进不了会议室啦,听不到声音,闪退啦……面临这个不算新生的新生事物,我们都在努力适应中。十期节目过去后,从软件使用,到听课流程,大家都非常熟练了,听课群里从全是询问怎样进入会议室,到后来每期结束后大家还会意犹未尽的参与讨论,更有记者从这里找到想要采访的专家。这些种种,都让我们欣慰,欣慰于我们搭建了如此有意义的平台。

直播结束后的基金会

“庚子三月论坛”圆满落幕。但“移植大咖云播间”还在继续,回想初心,为什么要开办“移植大咖云播间”?我们是否达到目标?对我们而言这是个开始,一个探索,未来的路很长,中国的器官捐献与移植有更多需要探索与讨论,更多的路要趟,需要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努力。

用第十期董家鸿院士直播完成后,群里的留言给本月大咖直播做结尾吧。观众人才济济,请给我们留言,分享感受。

精彩继续:

移植大咖云播间庚子三月论坛圆满落幕,敬请期待移咖云播的四月讲堂。如果您希望多次观看学习,请关注基金会近期上线的移咖云播视频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