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1日,在第四个中国器官捐献主题活动日上,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对外发布官方徽标,徽标由著名艺术家韩美林先生设计。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徽标
徽标图案由上下两部分有机构成,处于上端的主体图形中包含了“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China Organ Transplantation Development Foundation)”的英文首字母“COTDF”的笔画意象。其中“C”(China)作为标志最外围轮廓,象征国家级基金会的定位。内的“O”(organ)由橙蓝两色的半圆构成,象征不同个体器官的捐献与移植。“T”的造型像医疗手术刀,将两色半球合体,象征着器官移植的医疗专业属性。徽标的下半部分是COTDF的缩写组合,通过“T”字使上下两部分连成一体,完整统一,而“F”的字型顶端生发出的绿色枝叶则象征生命的拯救与焕发的活力。徽标中标准名称字体为著名艺术大师韩美林先生的书法作品,也为标志添加了中国风度与文化内涵。
▲韩美林
韩美林,中国著名艺术家,2015年10月14日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称号,这是中国美术界第一个人得此殊荣。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五个可爱的“福娃”也出自他之手。
▲韩美林
这位年近八旬艺术大师,不仅在绘画书法等艺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而且也一直关心祖国的卫生事业,尤其是我国的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他曾说,在这个地球上生存不做贡献光索取,作为一个人不够资格。人类不管怎么讲要有一些贡献,人区别于动物就在这,他有思想。一旦觉悟以后,他愿意拿出来,做这种牺牲来助人为乐。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左)、著名艺术家韩美林(右)
2009年,现任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接到全国政协领导的电话,说有一个重要任务——“一位国宝级的人物得了很严重的病,要保证手术成功,你去主持。”这个国宝级人物便是韩美林。起初接到任务的黄洁夫还是有压力的,因为那时的韩美林颈动脉栓塞高达95%,手术可以做、但是存有巨大风险、甚至是生命的代价。虽然对于哪个医院来说都比较难接受,但黄洁夫觉得“既然我接受了任务、责任就是我的,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于是,他组织全国最强的医生阵容进行治疗方案研究,最后手术非常成功。也是那时,黄洁夫与韩美林有了更深的接触。
▲2015年,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给韩美林颁发“和平艺术家”证书
▲2015年,黄洁夫被联合国授予“亚洲国际和平奖”证书
韩美林曾说他的创作基础就是脚踏实地的去体验生活,探索生活,深入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的美才是永恒的美。当这位艺术家成功做完手术后,他从生命的最初里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黄洁夫推动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的发展,这背后也涉及到对生命之美更深层次的理解。2015年,韩美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和平艺术家”,同年黄洁夫也获得“亚洲国际和平奖”的证书。
生命是什么,热力学定义生命是个开放的系统,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不断增加内部秩序;新陈代谢定义生命系统具有界面,与外界经常交换物质但不改变其自身性质。我们常说器官捐献,是把一个人换了一种方式留在我们身边,其实是一种生命的循环。一次选择,一次奉献,换来有可能是多个生命的重生,这样的选择与奉献是对生命的另一种爱。
正如韩美林为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设计的徽标中的几片树叶,代表着顽强不息的生命,代表着爱与希望,代表着中国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2020年6月11日,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特聘韩美林先生为终身荣誉顾问,感谢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有韩美林先生与我们同行!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已经登上世界舞台,器官捐献挽救了无数条生命,点燃了无数个家庭的希望,中国五千年文明,爱与希望永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