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自愿捐献是我国唯一合法的器官来源,器官捐献是器官移植事业的基础,只有器官捐献的理念得到了社会大众广泛认知和支持,才能让器官移植事业健康发展。
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网由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国际扶轮3450地区合作实施,于2014年3月21日正式上线,是中国首个互联网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系统。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下,2016年10月25日由基金会正式接管。2020年11月,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网正式改版升级为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服务网(点击可跳转),面向所有器官捐献志愿者提供服务,包括志愿登记、志愿服务、志愿权益等内容。网站旨在推动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弘扬大爱奉献精神,体现器官捐献志愿者价值,营造捐献文化社会氛围。
施予受中的“施”(To Donate)代表器官捐献者,“予”(To Support)代表器官捐献事业支持者,“受”(To Thank)代表器官移植受者。施予受的理念,是爱与希望(LOVE&HOPE)的传递。
2016年12月,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在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平台上线了“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网”。在支付宝APP搜索栏中输入“器官捐献”,就可以进入“施予受”平台,最快10秒钟实现一键完成捐献登记,中国公民器官捐献意愿表达进入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
2018年10月,“施予受”平台拓展宣传登记渠道,与全国各医疗机构、高校、社会组织、企业等单位合作(截至2024年底共有148家合作单位),在其官网、公众号等开通“器官捐献登记”栏目对接至施予受网站。下一步,施予受将继续拓展合作机构与领域,探索更多宣传推广模式和渠道。
2018年11月27日,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信息实时同步到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系统,实现登记数据统一对接,由其对外统一公布全国器官捐献志愿登记总量。
2021年2月5日,施予受网站完成与公安部“国家全员人口基础信息库”端口对接,正式启用志愿登记居民身份真实性核验功能。同时,完成登记信息收集内容增加捐献意愿选项、所在地区及编码规则统一。
2022年9月,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服务网与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管理系统完成端口对接的更新,将“施予受”登记数据实时传输至“管理中心登记系统”,全网统一数据库,同时实现志愿者在登记时身份核验查重功能,确保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的唯一性。
2023年8月,为增强器官捐献协调员与器官捐献者家属沟通的依据性和便利性,推动器官捐献工作的开展,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服务网与COTRS系统实现潜在器官捐献者志愿登记信息自动核验功能。
截至2025年1月17日,施予受网站已完成2495391人次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为器官捐献志愿者提供服务5225158人次,是我国重要的器官捐献理念宣传推广平台之一。
“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与“完成器官捐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仅是一种个人意愿的表达,是对器官捐献理念的认同与支持,而“完成器官捐献”需要符合一定临床医学条件,经过医院评估、第三方见证、家属签字确认等程序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