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器官移植前沿学术论坛精彩回顾

2021年5月11日晚,器官移植前沿学术论坛(OTFS)第三期如期在线上召开,本次论坛是自2020年第五届CIODC期间首期学术论坛启动后的第三期,论坛由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等多家单位联合承办。论坛旨在为中外器官移植领域同仁提供探讨、交流的平台,推动我国器官移植学科发展,加强我国器官移植医疗技术水平和临床研究,引进国际先进经验。目标是促进我国器官移植学科与国际接轨,共同为器官移植临床技术的进步及器官移植学科发展共谋未来。

论坛采用线上方式进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院长何晓顺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知水教授、武汉大学器官移植中心王彦峰教授担任本次论坛主席,论坛以“边缘性供肝移植的新进展”为主题。特邀请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欧洲外科协会前任主席Pierre-A Clavien教授介绍供肝体外超长时间常温机械灌注保存的创新技术;英国剑桥大学Fotios Sampaziotis教授讲授了类器官在临床上的首次应用——修复心脏死亡供体的胆道损伤;意大利卡雷吉大学Andrea Schlegel教授介绍了肝脏低温有氧机械灌注评估和修复供肝的新进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知水教授报道了中国乙肝阳性供肝的临床应用经验;最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郭志勇教授分享了全球首创的无缺血肝脏移植技术的最新进展。参与论坛交流讨论的还有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Björn Nashan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朱志军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杨家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薛峰教授和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史燕军教授等多位国内外移植大咖及青年专家。

论坛中各位专家们深入分析了当前国内供肝短缺造成制约肝移植发展的现实问题,边缘性供体(ECD)肝脏的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肝短缺的矛盾,成为现阶段我国肝移植工作必须面对的问题。供肝质量是决定移植效果和受体安全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供肝维护及修复技术创新尤为重要。在线参与会议的专家们围绕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与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深入讨论该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论坛全程通过基金会移植播平台实现同步直播,在线观看近4000人次。华北制药有限公司为此次会议提供大力支持。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致力于通过各相关学科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碰撞,进一步凝聚器官移植和相关学科的力量与智慧,推动我国器官移植高峰学科发展,助推我国器官移植事业走向国际舞台中央,为我国器官移植患者提供国际领先的、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文明中国、健康中国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点击了解更多资讯